李大夫打开放在掌心瞧了瞧,点着头道:“是不错,也算大颗了。做成珍珠粉,倒也能口服一次。”
秀芬第一次见珍珠,她没想到这么漂亮的小珠子还能做成药,看得目不转睛。
随后李大夫又说道:“不过这粒珍珠远超过诊金了,不如陈掌柜在我这院子里选几副安神镇心的补药去?”
陈继中此时笑得又像一个诗书满腹的文人,说道:“不必,我们一家在异乡生病,多亏李大夫伸出援手,这是您应得的。”
苏西工作之余,除了睡觉,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人装叉。
她开口问道:“我能看看这颗珍珠吗?”
李大夫没有丝毫犹豫,将那珍珠递给了苏西,呵呵笑了两声说道:“产自南海的珍珠,我这辈子也是第一次见。”
桃花村地处内陆,见不到海产品很正常。但苏西作为一个现代人,可见过不少。
就现在她手上这颗,小拇指头大小、椭圆形、光泽略淡,这种珍珠应该一抓一大把吧,亏他还特地用个精致荷包装着。
估计是早就准备好了。
苏西看完把珍珠放回荷包,还给李大夫,似不经意地说道:“原来陈家小姐的耳坠就是珍珠做的呀~”
其他几人只当苏西是发现了陈诗怡的耳坠原材料是珍珠,才说了这么一句。
陈继中却想到,他女儿戴的那双耳坠上的珍珠,成色不知比这颗好了多少,毕竟那是他在当地最好的首饰铺子给她买回来的。
难道她懂得鉴别珍珠的优劣?
他想从苏西脸上看出点什么,但显然这是不可能的,本来苏西说这话就是逗他玩儿的。
陈继中刚才那股子得意劲儿收了回去,沉默着不再说话,但也没有要走的意思。
苏西瞄了他一眼,拿出秀芬绣的手帕,平铺在石桌上,说道:“李大夫,您是见过世面的,不知道这帕子要是拿出去卖,能卖个什么价钱?”
素莲和秀芬的绣技是整个桃花村都认可的,桃花村的人心性朴实、不攀比,再加上素莲和秀芬也不是专门做绣坊生意的,所以村妇们平日能买个帕子什么的,便也足够了。
所以李大夫听她这么问,第一个想到的是她们是不是缺钱了。
他问道:“你们有什么困难可以和村上说,不必非得出村去。”
苏西指了指陈继中,说道:“陈掌柜说他可以收我们的绣品,我们就是想请您掌掌眼。”
陈继中突然被点到名字,有些反应不及,忙不迭回道:“是,我的确有这个意思。这么好的绣工不叫更多人知道,岂不是埋没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