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人说,《文学报》是时文学历史的“简写本”;有人说,《文学报》是时文学史的“储存库”;有人说,《文学报》是时作家资的“藏经阁”;有人说,《文学报》是时作家信息的“档案馆”。
作为一从当文学史研究的研究,我收藏了《文学报》大量单张报以合订本,《文学报》是我如获至宝的“淘宝网”。从这个“淘宝网”上,我无数幸运地“淘”到了我梦寐以的“宝”。
“淘”到昌耀的名篇《慈航》
一从《文学报》上“淘”来的“宝”,是昌耀的名篇《慈航》。
2019年1月31日下午,由于我的文章《安徽〈诗歌报〉推介子的故》《诗歌月刊》留用,需要配发有关照片。我翻找《诗歌报》时,突见大堆报纸中夹杂着一张1983年7月21日的《文学报》。而在版《诗苑》专刊7上,眼尖的我一眼就见了昌耀的一张近照以《昌耀自传》《昌耀诗选》(包括《纪历》《在山谷,乡途》《印:龙羊峡水电站》),《慈航》(长诗片段,包括《记忆中的荒》《彼岸》等一列诗文。
由于投入大量精力研究昌耀,对有关昌耀的字眼十分敏感。所以,当我见这份《文学报》的时候,脑中突“跳”出来一个习惯性的法:这诗文中能否有令人惊喜的发现呢?捧起报纸,聚精会神地读着,我的注力一下子《慈航》这首长诗片段中的两首诗《记忆中的荒》和《彼岸》吸引住了。
在之,昌耀研究界普遍认同的说法是,《慈航》在1985年的8、9合刊大号《藏文学》上。如今,当我亲眼目睹眼的《诗苑》专刊上竟刊登《慈航》中的两首诗时,我才恍大悟,来确切、全面的说法应该是这样述:昌耀的名篇《慈航》在《文学报》,时间是1983年7月21日。这一个来自《文学报》的发现,不纠了有关《慈航》发时间、发报刊的错误说法,更是改写了昌耀个人诗歌史的要部分,具有极其要的“考古价值”。
“淘”到遥的两篇“佚文”
二从《文学报》上“淘”来的“宝”,是遥的两篇“佚文”。
2019年大年初一上午,由于要写《上〈文学报〉创办〈诗苑〉专刊档案》一文,我拿出《文学报》1983年合订本,一边査阅,一边写作。完成初稿后,我随地翻着。结,翻着翻着,翻到了8月25日出版的总126上。在该报三版开设的《文学大课堂·文学创作》专栏上,我见了一行醒目的标和一个熟悉的署名:《使作更深刻更宽阔——就〈人生〉等作的创作答读问》,遥。这个标和这个署名犹如两闪电,一瞬间闪耀在我的眼,脑里突间跳出一个疑问:这篇文章会不会是《遥全集》遗漏的“佚文”呢?
为了证,我立上网搜索《遥全集》的出版信息。结,过仔细比对,确认了这篇为《使作更深刻更宽阔——就〈人生〉等作的创作答读问》的访谈录是《遥全集》遗漏的“佚文”。
好成双。找到遥篇要“佚文”不久,在翻阅《文学报》1985年合订本的时候,12月19日出版的247三版《文学大课堂》专刊的头条置上,一行清晰的标和一个亲切的署名再映入我的眼帘。标是:《注感的积累》;署名是:遥。经过考证,终确认了文是《文学报》发的遥二篇“佚文”。后来,我将发现遥两篇“佚文”的来龙去脉写成了文章《〈遥全集〉的两篇佚文》发在《作家》2009年10,这个源自《文学报》的“大发现”顿时引起了遥研究界的极大关注,产生了不小的影响。
“淘”到作家的“文学年谱”
三从《文学报》上“淘”来的“宝”,是众多名家《文学年谱》的珍贵素材。。
二连三地从《文学报》上“淘宝”,使我尝到了“甜头”。2020年由于发生疫,实行弹性办,我的写作时间更加宽裕。工作之余,我将《文学报》在床头,从中乐不疲地“淘宝”。结,借助《文学报》上丰富浩繁的珍贵史,从春节至今,后完成了《遥编文学年谱》《贾大山文学年谱》《张洁文学年谱》《李存葆文学年谱》《周克芹文学年谱》《张贤亮文学年谱》《铁凝编文学年谱》《迟子文学年谱》《王立纯文学年谱》。
其中,贾大山、张洁、李存葆、周克芹、张贤亮、迟子、王立纯的年谱填补了优秀小说家研究的空白,而《遥编文学年谱》《铁凝编文学年谱》则增添了大量发现的要史和要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