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溪县同青竹县一样,同是胥川郡大县,位于该郡最西南处与野川郡交界。
楚衡带着宁宁和几个护卫自青竹县乘马车出发,中间穿过两个小县,约莫行了三天左右才到县界界碑。
界碑后是一片平原,平原尽头是连绵青山。
胥川郡大部分地区是千里沃野的平原,净溪县却有所不同,其地形只有一小部分是平原,剩下的就都是山泽之地。
楚衡选择来此,除了想欣赏自然风光外,还因为净溪县是酿酒大县,相当于楚氏酒业的标杆。
其产业地位之于胥川楚氏,对标的是青竹县纸业。
既然青竹县存在那么严重的问题,那么净溪县又会是怎样一种情况呢?
正是抱着这个目的,楚衡才选择暗访。
这一次,楚衡没有去楚氏在净溪县的酒庄,而是直奔县城。
净溪县县城落在山川之中,看似与世隔绝,却因“酒”名远扬而为人乐道。
入山后楚衡下了马车决定步行。
一路上,除了他们以外,各地来此的客商也是络绎不绝。
宁宁跟在楚衡的身后,操着一口不知何处的家乡口音问道:“少爷,还有多久才到县城?”
“应该马上就到了,话说宁宁,你老家到底是哪儿的?这口音怎么这么奇怪?”
楚衡问出了他一直想问的问题,但宁宁却支支吾吾的,一会说北疆,一会说玉疆,一会又说来自异国。
大夏王朝周边确实有其他国家,可每当楚衡深入交流他国之事时,宁宁又一问三不知。
这不禁引起了楚衡的怀疑,但他没有当即发作。
净溪县城城郭低矮,一条天然形成的河流将其三面包围,还未靠近就已闻到淡淡酒香,就好似这种香气是从河中散出一般。
“果真是清河绕城垣,酒香漫鼻息啊。”楚衡感叹道。
宁宁也在一旁附和:“是啊,刚刚一入山就闻到了酒香,如今却是越来越浓厚了。”
他们一行人通过吊桥走进县城,空气中弥漫的酒香越来越浓,说是溢满城郭也一点不为过。
一条河流将县城分为东西两个部分。
西城有三门,分别承接着来自各地的旅客酒商,因而繁华热闹客栈林立。
而东城背靠青山,交通不便,只能通过石桥与渡运与外界连通,因而相对落后,主要是酿酒的作坊。
河的两岸则是悬河而建的吊脚楼,各色旌旗随酒香飘扬。
楚衡漫步在县城里湿漉漉的青石板路上,心情大好。
这才是他想看的真实景象。
随后,他们找了一家临河客栈落脚。
客栈掌柜一眼就看出了楚衡眉宇间的不凡,亲自招待。
楚衡原本就心情颇好,见人如此热情也来了交谈的兴致,问道:“掌柜的,这条河叫什么名字?”
“叫久江,久是久远的久。”掌柜乐呵呵的回道。
“这名字可有来历?”
“有的有的,久谐音酒,寓意是酒香久久传,是当年的第九代四九国公亲自命名。”
楚衡读过胥川楚氏的世系,他记得第九代冶国公的名字叫楚玖。
久远是第一个“九”,酒香是第二个“九”,九代是第三个“九”,楚玖是第四个“九”。
原来四九国公的来历除了原先的说法还有第二层含义,真是有趣。
安顿好后,楚衡带着宁宁上了街。
卖酒咯,卖酒咯,自家珍酿野酒,好喝不贵!
街道上,叫卖声不绝于耳,楚衡停下脚步问道:“小哥,野酒是什么酒?”